新的竞争者登场
英伟达(NVIDIA)准备于8月12日正式发布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这是一项重塑高性能GPU在地区市场定位的战略举措。这款显卡搭载 24GB 下一代 GDDR7 显存,将在中国独家发售,但也可能在香港和台湾等更广泛的大中华区市场上市。将如此强大的变体本地化的决定引发了几个值得深入分析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本文剖析了目前已知的有关 GeForce RTX 5090 D V2 的所有信息,将其与全球同类产品进行对比,评估其架构、电源设计,以及最重要的一点--英伟达为何选择将这款重磅产品作为特定地区的 GPU 发布。
是什么让 RTX 5090 D V2 与众不同?
乍一看,RTX 5090 D V2 可能只是英伟达旗舰 5090 型号的一个小改款。然而,它的定位、电源设计和内存配置表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变体,而是一个为市场量身定制的巨无霸,旨在主导一个关键的战略区域。
主要规格
- GPU 架构:布莱克威尔,代号 GB202-240
- CUDA 内核21,760(与全脂旗舰版相比没有降级)
- 内存:24GB GDDR7
- 功率目标 (TGP):575 瓦基座,合作伙伴允许的最大功率为 600 瓦
- PCB 代码:PG145 SKU 40
战略降级?
虽然 5090 D V2 保留了全球同类产品的全部 21,760 个 CUDA 内核,但却将 VRAM 从 32GB 降至 24GB。这种 "战略降级 "似乎是英伟达(NVIDIA)在保持顶级性能的同时,又不削弱重叠市场中其他优质 SKU 的优势。内存的减少不仅使显卡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而且还有可能规避出口管制或特定地区的供应限制。
GPU 强国:575 瓦及更高功率
RTX 5090 D V2 的功率目标设定为惊人的 575W,但允许板卡合作伙伴将其推高至 600W--这既让人瞠目结舌,也带来了无限商机。

这种高功率预算使
- 积极的 GPU 提升频率
- 为超频提供更宽广的散热空间
- 提高人工智能和光线追踪工作负载的张量和 RT 内核利用率
这使 RTX 5090 D V2 傲视发烧级 GPU,不仅是游戏的理想之选,也是人工智能加速、深度学习工作负载和多 GPU 渲染农场的理想之选。
为什么只有中国?
围绕 5090 D V2 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它在中国大陆的独占性。
市场原因:
- 监管战略:英伟达™(NVIDIA®)公司可能会通过推出一款性能略有下降但仍然强大的 SKU 来规避涉及半导体技术出口的监管问题。
- 市场需求:中国是 PC 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深圳和上海等地区,定制化 PC 制造正在蓬勃发展。
- AIC 合作伙伴杠杆作用:通过与中国授权板卡制造商(AIC)合作,NVIDIA 获得了更严格的分销控制,确保在单一地区实现大批量、高利润的销售。
全球对比:5090 D V2 与 RTX 5090(全球版)
特点 | RTX 5090(全球) | RTX 5090 D V2 |
---|---|---|
CUDA 内核 | 21,760 | 21,760 |
显存 | 32GB GDDR7 | 24GB GDDR7 |
功率目标 | 600W | 575W-600W |
市场 | 全球 | 仅中国 |
图形处理器代码 | GB202-300 | GB202-240 |
使用案例 | 专业人士/爱好者 | 游戏/人工智能/内容创作 |
尽管内存减少了,但 D V2 绝非 "削弱 "版。相同的核心数和相似的功耗包络线意味着它在性能上几乎可以达到 1:1,特别是在 24GB 已经绰绰有余的任务中,如 4K 游戏和实时光线追踪。
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的潜力

随着人工智能模型不断要求更高的计算吞吐量,具有大核数和快速内存的 GPU 越来越多地用于本地化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RTX 5090 D V2's:
- 大规模 21K+ CUDA 内核
- 针对 FP8 和 BF16 优化的张量内核
- 先进的 GDDR7 带宽
......使其成为从事 NLP、计算机视觉和强化学习的初创公司和机构的有力竞争者。
这一点在中国市场尤为重要,由于国家战略目标,中国国内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在迅速加速。
内容创建与专业工作流程
除了游戏和人工智能之外,RTX 5090 D V2 的大量核心和快速内存还能让工作流程更加流畅:
- 8K 视频编辑和渲染
- 用于电影和电视的实时视觉特效
- CAD 建模和基于 GPU 的模拟
- 使用虚幻引擎创建虚拟生产环境
它的 24GB VRAM 可确保兼容大型纹理数据集和多个渲染通道,这将使低端 GPU 吃不消。
游戏性能预期
考虑到与 RTX 5090 全局模型相同的 CUDA 核心配置,我们可以合理地估计 D V2 的性能:
- 4K 超高清设置:在大多数现代 AAA 级游戏中为 120-200 FPS
- 已启用光线追踪:使用 DLSS 4.0 可稳定达到 90-130 FPS
- VR 游戏:使用 Meta Quest Pro 和类似耳机获得高响应、零延迟的体验
其 24GB GDDR7 对于大多数现代游戏来说都绰绰有余,即使是即将推出的针对虚幻引擎 5 进行优化的游戏也不在话下。
生态系统协同作用

RTX 5090 D V2 与英伟达更广泛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相得益彰,可与英伟达人工智能系统集成:
- NVIDIA Omniverse
- CUDA 12.x
- TensorRT 和 cuDNN
- 面向内容创作者的 GeForce Studio 驱动程序
这些协同效应意味着中国用户能以消费类产品的价位获得功能齐全的工作站级显卡,前提是本地定价保持竞争力。
定价与可用性
英伟达尚未公布 RTX 5090 D V2 的官方定价。不过,考虑到 24GB VRAM 的限制,预计它将比全球 5090 的 MSRP 低 10-20%。根据合作伙伴的实施情况和散热解决方案,上市当天的价格可能在 8999 至 12999 元人民币之间。
发布日期 2025 年 8 月 12 日
可用性: 仅限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
战略意义

RTX 5090 D V2 不仅仅是另一个 SKU,它还是一个地缘政治信号。英伟达正在优化其产品战略,以应对供应链挑战、出口管制以及本地化计算能力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这也为其他科技巨头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地区独家产品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性能,同时又不影响品牌的顶级声誉。
面向未来的爱好者
如果您身在中国大陆,正在寻找一款集游戏、人工智能和创意工作负载于一身、性能卓越的 GPU,那么它很可能是您 2025 年的最佳选择。
即使没有全球发售,预计 RTX 5090 D V2 也会成为地区 PC 发烧友圈和高端 OEM 构建中的基准名称。
常见问题 - RTX 5090 D V2 解读
问 1:为什么 RTX 5090 D V2 只有 24GB VRAM?
此举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符合美国的出口法规,又要保持在中国的竞争力。
问题 2:与全球 RTX 5090 相比,性能是否有所降低?
几乎没有。它拥有相同的 CUDA 核心数和几乎相同的功耗限制。只有对 VRAM 要求极高的任务才会看到差异。
Q3: 我可以在中国以外购买这款 GPU 吗?
官方说法是没有。但香港或其他地区中心可能会出现灰色市场进口。
问题 4:它适用于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吗?
完全正确。它拥有张量内核和 24GB GDDR7,非常适合中等规模的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
问题 5:这款 GPU 值得游戏玩家购买吗?
是的,在游戏方面,它几乎超越了市场上的所有产品,即使内存略有减少。
问题 6:英伟达™(NVIDIA®)还会生产类似的针对特定地区的 GPU 吗?
极有可能。这次发布表明,在出口压力下,他们愿意将旗舰产品本地化。

最后的想法
"(《世界人权宣言》) GeForce RTX 5090 D V2 将成为本年度最有趣、功能最强大的 GPU 之一,但前提是你必须住在合适的地方。
对于中国的开发人员、游戏玩家和创意专业人士来说,这是一个 GPU 独角兽-这是一款功能强大、不折不扣的卡片,专为蓬勃发展的数字生态系统量身定制。
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呢?这是科技公司如何学会 超越智能监管和本地化 而不牺牲创新。
通过 SOA OS23、AI SaaS 和 Garage2Global 开拓未来科技之路
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创新,还需要符合道德规范且可扩展的框架来维持真正的影响力。无论您是在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重大项目,还是希望将道德架构引入云原生系统,您今天所建立的基础都决定了您在数字未来中的地位。
如果你对面向服务架构(SOA OS23)如何重塑道德技术实践感到好奇,可以在这里了解我们的详细观点:
👉 SOA OS23 和道德、可扩展技术的未来
想深入了解人工智能 SaaS 产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是如何分类和归类的吗?本指南或许会有所帮助:
👉 人工智能 SaaS 产品分类标准
对于企业界来说,了解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如何在人工智能浪潮下转型至关重要:
👉 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 Nusaker 的未来
如果您专注于媒体和娱乐业,就不应错过 SFM-Compile 如何彻底改变三维动画和实时叙事:
👉 SFM-Compile:革新三维动画
最后,对于准备通过高速执行和道德开发管道构建 MVP 或全栈应用程序的创始人和初创团队,我们强烈推荐与 Garage2Global 合作。了解这家强大的公司如何帮助初创企业巧妙地扩展规模:
👉 与 Garage2Global 一起为初创企业开发应用程序
👉 Garage2Global 如何为初创企业开发应用程序
所有商标、产品名称和品牌标识均属于其各自所有者。didiar.com 是一个提供评论、比较和推荐的独立平台。我们与这些品牌没有任何关联,也没有得到任何品牌的认可,我们不负责产品的销售或履行。
didiar.com上的某些内容可能是由品牌赞助或与品牌合作创建的。为了与我们的独立评论和推荐区分开来,赞助内容会被明确标注。
更多详情,请参阅我们的 条款和条件.
: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中心 "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面向游戏、人工智能和内容创作的终极中国专属 GPU